top of page

再生行動

第一階段:

是每一組(16人分成3組)組員在元智校園或周邊社區尋找常出現的昆蟲,擇一昆蟲並對其進行型態上與動態上的分析(譬如:翅膀收合的動作、獨角仙角的型態與打鬥的動態、螞蟻的快速移動與舉重力…),作為下一階段設計轉化的形式基礎。

 

第二階段:

在元智校園或內壢里尋找可再利用使用的材料,其中之一必須是校園中常見的腳踏車,另外一個回收材料X,請依照每一組所設定的機能和活動來選擇材料X。最後,利用第一階段對昆蟲形態或動態的研究與分析,結合腳踏車的零件和材料X,發展並設計ㄧ可移動的「攤車或組合傢俱」,必須保留腳踏車原有移動的功能,且有實際使用或引起人的互動交流之可能。

各小組「再生行動」的地點主要在三館五樓3523工作室,為了方便搬運,請以組合式或收納折疊的方式,縮小體積可進入電梯上下系館,甚至是到戶外、校外使用。這些「再生行動」的小車或傢俱在移動到不同的基地環境中,會引發使用者不同的行為和活動,重新再定義與再生場所的可能與精神。最後期末正評,也是被再生後的工作室正式啟動使用的日子。藉由理解昆蟲形態學、昆蟲動態分析和腳踏車結構分析與拆解,並運用舊物或回收材,來發想可變動性,且彈性使用的行動攤車或組合傢俱設計,以啟發對再生形式的無限想像與創造性。

 

keywords: 昆蟲形態與動態、腳踏車結構、再生回收材、可動的、有彈性的、使用行為與互動交流。

82099930_174828673920273_592824708697686
蜻蜓.png
81181249_174828630586944_662284558768118
  • YouTube

© 2020 by Pumpkin of Site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